“
1
壮族药浴的特点
壮族药浴的基本理论依据患者体质不同和时节气候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用水浸泡煎煮,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释出,再加上温水的作用,使皮肤开合有度,借助药力和热力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经络,具有促进气血运行、调节经络、温经散寒、舒筋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和阴阳、协调脏腑、荣养全身等功效,尤其对于长期居住在多雨多湿或常常有疫气的地区的患者,能帮助机体从皮肤排除体内毒素,更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能力。通常用来防治外感时邪、皮肤病、风湿热或风寒湿疾患、肢体湿热肿痛等等。
依据病因的不同,壮医药浴还会在水中加入不同的辅料,例如外感病患者,常加入生姜以发汗解表,驱散寒湿;对于经络气血不通的患者,常用透骨草、伸筋草等以疏通气血,舒筋活络;对于肢体关节活动不利或肿痛的患者,常用五加皮、木瓜等。
除了沐浴之外,还针对不同病位,采取不同的药浴法,例如因外感或气血不通导致的头痛,则用纱布包裹草药,以水煎煮取汁,用药汁洗头,具有截断病势,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壮族人民多居住在半山区或谷地的临水地区,故经常出现因劳累或湿气导致的各种关节疾病,而药浴则是壮族人民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手段,以熨烫浴为主,常用药包括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三七等,具体方法为用纱布将药物包裹,水煎煮,用药袋反复热敷患处。药浴操作起来非常之简单,所用的中草药大多能就地取材、药源广泛,使用方便,一般无毒副作用,小儿、成人都乐于接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