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盟多地有雨6月23日发布锡林郭勒盟天 http://www.dongmingzhugl.com/bldslfdx/6134.html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1.89平方公里有3万多亩茂密森林季风绿阔叶林发育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9.6%是研究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和区系不可多得的基地素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之誉。
森林保护·探究
渊源为全省首批森林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年的榼藤、上百年的鸡血藤及“冰川孑遗”桫椤等古老的植物,述说着古田这片森林久远的历史;亚热带地区罕见的大头茶纯林,尽显古田拙朴、雄浑的原始之美。时间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这片原始森林神秘的面纱才被揭开。年,华南植物研究所陈邦余教授和市林科所周萌生工程师在此调研时发现当中生物种类丰富,生态景观得天独厚,是北回归线上又一处绿洲;同年2月,《南方日报》和《人民日报》以“北回归线上又发现一处绿洲”为题进行了报道。年,经广东省人民*府批准,古田自然保护区成立,为全省首批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之初,没水没电,晚上点的是煤油灯,直到年才逐渐解决照明用电问题。那时候也没有路,连自行车都进不来,吃的、喝的都是用肩膀挑进来的。”年过花甲的老护林员吕新桂回忆说。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古田自然保护区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新建了楼房,修了路,水电和网络也通了,一改昔日落后的面貌。目前,辖区内有沉水和新联两个自然村,为原平山公社林场的“场带村”,常住人口约50人,村里主要种植果树,生产和生活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呈现出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致。保护30多年来未发生乱砍滥伐和森林火灾沉水河是古田自然保护区内最长的河段。当中,河水奔腾汹涌而来,流到下沉处竟赫然不见,再往下游走,却又发现水流从石窟喷出,如此三沉三浮,谓之“沉水”。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观?“正是因为沉水河上游3万多亩原始森林得到良好保护,沙石没有填没地下河道,河水流到石块大的地方便可流入地下,随后再从石窟中流出。”古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试想,若乱砍滥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这地下河道早已被沙石填没,‘沉水’景观也将不复存在。”由于古田自然保护区的前身为平山公社林场,曾经大面积将阔叶林改种人工杉木林。“成立保护区后,我们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保护本土阔叶树,促进杉木林天然更新。目前杉木林正逐步演替为针阔混交林,最后将演替为天然次生阔叶林、原始森林。”该负责人说,这将使得保护区生物种类越来越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病虫害减轻。更值得一提的是,古田自然保护区成立3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乱砍滥伐或森林火灾,使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对此,该负责人认为,一方面是通过一直以来的科普宣传教育,使得村民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不破坏森林环境、不违规野外用火,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另一方面是保护区建立了管护队伍,通过专职护林员、林区治安协管员及村干部等,形成联防机制,通过巡山护林和联防联治做好日常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另外,保护区于年组建古田森林派出所,在保护区管理处和上级森林公安机关的正确指导下,充分利用多种媒介进行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辖区内猎捕专业户的监管,收缴狩猎工具和器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林区治安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周边联防,确保近30年来古田自然保护区未出现森林火灾、乱砍滥伐或非法猎捕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案(事)件。科普地表水质高于国家Ⅱ类标准“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蟒蛇,国家重点野生植物桫椤、格木……”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采访组一行前往科普宣教中心,了解古田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水质、空气质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来源:光影惠州
据介绍,古田自然保护区内水质优良,并作为有关江河水库的水源,其中杨梅水河河水流入梁化花树下水库;沉水河河水流经棠阁汇入西枝江。经检测,保护区地表水水质高于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空气方面,保护区森林接近原始森林,水源充足,人为干扰少,其森林环境中的空气质量非常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时约1.3万每立方厘米,可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有“天然森林氧吧”之称。发展推动保护区生态资源开发经过30多年兢兢业业的保护工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形成了现今郁郁葱葱的林海,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85%提升至99.6%,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不断提高,鸟兽鱼虫安居于此,成为我省粤东沿海动植物区系中最富有保护价值的区域之一。“我们将继续完善科普宣教建设,挖掘科普宣教内容,创新户外科普宣教形式,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和热爱古田。”上述负责人表示。
来源:光影惠州
未来3~5年,古田自然保护区将继续妥善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保护与发展规划,加强监测与管护数字化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建设及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开展生物防火林带营造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保护好这片难得的森林生态环境及资源。同时,还将构建社区共管机制,推动生态资源开发,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共进。
森林地标·行走
在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古树参天、层峦叠翠、四季常青,森林里有古老的“巨龙过岗”、热带雨林“板根奇观”,沿河有独特的“沉水三沉”自然景观,宛如世外桃源,充满诗情画意。日前,惠州森林行全媒体采访组深入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触摸这片森林的美丽和神奇,体验大自然*斧神工的“杰作”。穿林数百年榼藤和板根成奇观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除了名贵珍稀植物外,还有别处难以见到的自然奇观,包括年藤龄的“过江龙”榼藤和有年树龄的水同榕板根。在丛林中穿行,当采访组第一眼看到藤龄有年的榼藤时,就被这壮观的巨藤所震撼。这根巨藤拔地而起,藤的茎围最粗部分超过2米。巨藤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出4条巨藤,宛如4条巨蟒蜿蜒于溪谷山林之中。巨藤或攀上树冠,或笔直延伸,或与树木缠绵,气势恢弘。这条榼藤长达米,被称之为“广东第一藤”。随后,一段“矮墙”吸引了采访组的注意。此“矮墙”和一棵生长倾斜的树连在一起,而这面“矮墙”就是这棵树生长出的板根。这段板根长约2米,约有1米高,形成一个弧形,形状像把刀。据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长出板根的树是一棵水同榕,已有年树龄,是国家二级古树。树木为什么会出现板根?原来,板根亦称为“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种形式。热带雨林里的一些乔木不仅身躯高大粗壮,十分沉重,同时还要经历热带暴风骤雨的考验,所以,为了克服“头重脚轻站不稳”的情况,又避免被风雨摧倒,这些树木生长出一些板根来支撑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在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还有一道林海斜阳的奇景。每当夕阳西下时,阳光斜斜地照进山林中,照到一棵棵树木上,整个树林呈现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犹如梦幻,好似进入幻境,令人流连忘返。探径溪水流动的声音像敲打皮鼓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一条科普教育小径。采访组一行沿着这条小径在林中穿行。小径一侧,是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流。溪水两侧树木郁郁葱葱,鸟声啾啾,空气清新。溪水清澈,大小不一的石块散落在整条溪中溪中石头三三两两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石洞。溪水流经时,声音发生了变化,好像在敲打皮鼓一样,“咚咚咚”地响,在峡谷中回荡……溪水起起伏伏,不时出现小瀑布,瀑布虽小,水量颇大,溅起白色浪花。沿途溪水不知形成了多少个水潭,砂质水潭内隐约能看到小鱼和坑螺。在小径上穿行,是一个认识植物的好机会。小径两侧一些古树名木,挂有树木的身份铭牌。其中,“中华楠”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林树种,也是贵重的生态景观树种;“香港算盘子”有止咳、治腹痛的疗效;“泡花楠”,除了木材可供做建筑和做家具外,还是制造蜡烛和肥皂的原材料。采访组还看到了拥有百年树龄的沉香树,沉香树可作药用和香料。事实上,所谓的沉香,就是沉香树受到如雷击、风折、虫蛀等自然伤害,或者是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到真菌感染后凝结成的分泌物。由于沉香非常珍贵,该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古沉香树加以保护。山坡上,生长有苏铁蕨。苏铁蕨是珍贵的古老植物,因外形类似苏铁而得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此外,在树干上、岩石边,还长有石斛、天门冬、益母草等中药材,大家走完这条科普教育小径,学到了不少中药材知识。赏河沉水河有“三沉三浮”景象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最奇特的一个自然现象,就是被称之为沉水河的“三沉三浮”景象。采访组走访发现,沉水河两侧树木葱茏,河水清澈碧净,充沛的水流奔腾而下。河水蜿蜒回转,林映成趣。河道内怪石嶙峋,河水流到某个地方,突然就“消失”在河道中,河道上只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以及听到流水声。相隔一段距离后,水流又在下游某处石窟中喷涌而出。而沉水河中的“三沉”,每一沉都有自己的特点。位于最上游的第一沉,河道中巨石颇多,一块巨大的石块上面可躺下近10人。这些巨石都是山洪暴发时,被水流冲到河道里的。为了解水流到何处,记者们在巨石间到处寻觅。终于,在一块巨石底部,发现河水汹涌而出,奔腾流往下游。河水在河道里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和水坑,河水清澈见底,常常能看到小鱼小虾在嬉戏。河水在河道流淌一段距离后,又突然消失,就是到了沉水河的“二沉”。“二沉”处,大小不一的石块“填满”了河道,河道里有一些小水坑。虽然在“二沉”处看不到水流,但仔细倾听,能听到水流在地下发出的轰鸣声。在河中“三沉”之处,更是有些不可思议,河水奔腾流到一块巨石下,骤然就不见了。河道中间,是大片裸露的花岗岩河床,花岗岩河床下方,是大片的沙滩。河水,在离沙滩很远处,又重新“冒”了出来。此外,沉水河沿岸还有牛角山、老鹰石、戴帽石、老鹰戏水、长石壁山等自然景观。到夏天时,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沿河溯流,累了就到河中大石头上歇息片刻,或者在河边阴凉处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森林物种·寻找
林区内植被繁茂,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生态群落结构明显,生态系统保存较完好,生态等级高,物种资源丰富。采访过程中,各种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珍稀古树名木令人叹为观止。据初步调查,该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种,隶属于科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桫椤、格木、土沉香等;有野生动物5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豹、蟒蛇等。此外,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种类也很丰富,其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为我省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头茶纯林在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有一大片大头茶纯林。大头茶是一种古老的茶科品种,树干挺拔,树荫浓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即使在极恶劣的土质环境下依然能生长,因此在惠州的各大自然保护区都可以找到它的踪影。但在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杨稠嶂的山坡上以及山沟旁,却存在着一片的茶纯林,有的胸径达到60~70厘米,这实在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大头茶花大而洁白,每年10~12月间是其盛花期,林中一片洁白,形成其独特的景色。其树干呈红褐色,阳光透过树荫的空隙形成无数光柱射向林间,把*褐色的树干照得金碧辉煌,犹如梦幻般的感觉,妙不可言。榼藤在密林中还生长着两棵古老巨藤———榼藤(又名过江龙、眼睛豆),其中长在一块巨石下的一棵最为出名。其茎围粗2.16米,分出四条巨藤,其中最粗的一条围粗0.82米,古藤总长米,犹如4条巨蟒蜿蜒于溪谷山林之中。藤龄有年,在省内实属罕见。此外,保护区内还有一条长达百米的鸡血藤,藤干如羊肉色红中间白,一刀砍下,有赤如鸡血的汁液渗出,因此得名。鸡血藤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补血、养生之功效。百年荷木群木荷,又名荷木,树可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木荷树冠优美,叶色四季葱绿,花多,素雅芳香,可供观赏。鲜叶含水量高不易燃烧,有防火作用,南方常用其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木荷是亚热带常绿林中的优势树种。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古木荷群落种群数量为12棵,平均树龄年。桫椤桫椤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是当今世界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群种群数量为28棵,平均树龄年。板根在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有一棵四百多年树龄的水同榕树,是一棵三名成年人才能合抱的古树,生长出刀一样的根裸露出地面,几个人蹲在板根之间的空隙里谁也看不见谁,该现象堪称“雨林奇观”。其茎上开花和板根现象,都是亚热带雨林植物的主要特征。
来源:惠东文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